有些好中藥,濫用卻傷肝
生活中有人認為,中藥完全無毒副作用,甚至當成保健品濫用。近期,一則關于“中藥傷肝調查”的報道,讓人們再次對藥源性肝損傷產生了關注。這提醒我們,用錯中藥也很危險。
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東直門醫(yī)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一般來說,藥物肝損害主要有兩種機制:一是藥物及其中間代謝產物對肝的直接毒性;二是個體對藥的特異反應。第一種主要與種類和劑量有關。第二種主要與體質相關。生活中,使用以下藥物需尤其注意傷肝問題。
何首烏。許多老百姓喜歡服用何首烏護發(fā)、補腎。但隨著使用增多,其安全性也成為焦點。早在2014年,國家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(CFDA)就發(fā)布不良反應通報,提示何首烏有引起肝損傷風險。何首烏有生熟之分,熟首烏有補肝腎、益精血、烏發(fā)的作用,而生首烏可治瘧疾、潤腸通便等。用其補虛、烏發(fā)一定要選炮制后的首烏,即“制首烏”。自己購買或采集的何首烏如果未經炮制,可能會含有一種蒽醌衍生物大黃酚,擅自濫用會對身體產生一定毒性,最主要的體現(xiàn),便是肝臟損害和刺激腸道充血。 因此,不建議健康人盲目用。出現(xiàn)疾病,也應當在醫(yī)生和藥師的指導下辨證用藥。
番瀉葉。出現(xiàn)便秘,許多患者會自行選擇番瀉葉來治療。番瀉葉確實有不錯的瀉下作用,但更適合急性便秘,且一般用量5~6克即可。如果長期過量服用,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,易傷害肝臟。常出現(xiàn)畏寒喜暖、大便稀溏等證的平素脾胃虛寒者也不宜用。另外,許多患者聽信偏方,用大黃煮水來治療便秘。大黃中含大黃素等物質,一般人每次1~5克比較適宜,長期濫用也會導致肝損傷。
艾葉。中醫(yī)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、散寒調經等作用。有些患者會用艾葉茶或艾附暖宮丸等中成藥來治療痛經,但不能長期、大量使用,甚至服用它來預防疾病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發(fā)油或水溶性物質,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,嚴重時甚至出現(xiàn)肝硬化等疾病。一般建議的是,宜在經前3~5天開始服藥。連服1周,若癥狀仍未緩解,應馬上停藥就醫(yī)。
苦參??鄥⒖梢郧鍩嵩餄?,有些患者會長期自行服用苦參片,來自行治療濕疹與慢性陰道炎。但要注意的是,苦參片僅適用于濕熱蘊蓄下焦所致的陰道炎與濕疹,擅自服用可能耽誤病情,甚至過量而傷肝。遵醫(yī)囑長期服用的患者,應定期復查,一旦出現(xiàn)肝臟問題,要馬上停藥,必要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。
白果。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,有潤肺、止咳、平喘的功效。有些老年哮喘患者,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。但未經炮制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、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。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,嚴重者甚至會出現(xiàn)肝中毒等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白果炒熟后可將大部分的苦杏仁苷去除,使毒性減低??蓪坠麆儦ず笈菟恍r左右再加熱食用。但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過10粒,兒童一定不要超過5粒。5歲以下兒童禁吃。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。(受訪專家: 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東直門醫(yī)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薛春苗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跟四位國醫(yī)大師學習如何午休養(yǎng)生
午睡養(yǎng)生不但是中醫(yī)倡導的一種養(yǎng)生方法,也被現(xiàn)代醫(yī)學所重視。比如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僅45分鐘的午睡就可以使記憶力提高5倍。[詳細] -
中藥肉豆蔻能保肝護肝
我國一項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中藥肉豆蔻具有護肝作用。肉豆蔻是一種傳統(tǒng)中藥,常用來緩解胃腸疾病、治療關節(jié)炎或牙痛。[詳細] -
花椒入藥大展身手 幾個小方不妨一試
花椒是廚房里不可或缺的調料,它味道濃烈,又香又麻,南北方都對它“欲罷不能”。其實,在中藥里,花椒也能大展身手,發(fā)揮獨特的作用。[詳細]

中國西藏網微博
中國西藏網微信






